top of page

評書青鳥|從美學的角度閱讀世界:美意識講座側記


【評書青鳥】從美學的角度閱讀世界:美意識講座側記

當「媒體沈淪」、「節目沒有空間」的時候,台灣未來的內容,就在這些「擁有內容的人身上」:透過價值與價值間的對話,撞擊出精彩的火花!青鳥書店將以「書媒體」的形式,讓這些知識的火種得以不斷散播下去。

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,我們看似能夠接收到更多知識與資訊,實際上卻遇到因訊息過多稀釋了高含金量內容、「找不到好內容」的窘境。這樣的現象可能來自于沒有好的內容生產者,或是內容並沒有被適切地傳遞,兩者與閱讀及設計之間有著高度關聯。因此這次青鳥書店配合國際書展活動,邀請文化評論者張鐵志擔任主持人,並由究方社創辦人方序中、INCEPTION啟藝創辦人梁浩軒及《GQ》雜誌總編輯杜祖業三人分享,從設計、策展及編輯三個角度切入閱讀,談談各自如何發揮作用,影響人們思考及看待世界。

講座一開始,四人分別就過去的經驗,聊聊自己對閱讀及設計的想像。長期耕耘媒體界的張鐵志,在面對新媒體的浪潮,過去幾年有著各種嘗試。從香港《號外》雜誌、閱樂書店顧問,一直到網路節目《政問》的製作,在不同載體及平台上,試著將好的內容與設計結合。「美學跟設計是與這個時代溝通的方式,從而讓更多人願意進來參與公共討論。」他認為,唯有同時重視內容與設計,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。

經手過無數專輯封面、展覽及品牌等各式設計,方序中認為設計並非是讓素材各自獨立,而是透過美學的思考,創造出六感甚至七感的體驗。「設計樣貌的背面,都有故事被傳承下來,閱讀就是一個方式。」對方序中來說,閱讀不僅是刺激想像力的方式,更是文化的映照。

「展覽是種五感的閱讀,透過展覽不只得到知識,更多的是文化思想。」負責策劃今年國際書展主題館的INCEPTION啟藝,以「堅持在出版業的都是鐵人」為主視覺概念,規劃「閱讀的時代」、「場域的閱讀」及「分享閱讀」三個展區。梁浩軒說,知識差距將是個很大的危機。透過這次策展與許多偏鄉小學聯絡,發現其實有非常多的書車(行動圖書館)存在,但功能與機制卻不夠完善。而這便是設計可以介入的地方。

擔任《GQ》總編輯多年的杜祖業,自問「在現在這個年代,到底為什麼要看雜誌?」他認為,「編輯」是其中的關鍵。一旦失去了編輯的概念,那麼出版品相對沒有靈魂。「好的編輯可以為讀者打開不一樣的窗戶。」杜祖業說,打開這扇窗戶在現代更加重要,因為如今資訊、出版品數量之多,讀者不知道該從何著手。《GQ》現在正扮演著這樣的角色,而如同接力賽一般,當讀者的視野開始變得遼闊,好奇心與求知慾將會促使他們接觸更多不一樣、深入探討該領域的媒體。

設計如何改變閱讀?

科技的進步使得閱讀方式開始轉變。方序中說,與過往相比,現今多半是在零散的時間看書,可能是上廁所、通勤或是在睡覺前。數位化或許會改變生活習慣,但他認為「過程」仍舊非常重要。方序中舉過去替謝哲青設計書籍為例,當時他並沒有急著著手設計,反倒是來到謝哲青家中與他聊天。聊星星、聊當兵,聊小時候住哪,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,書本的樣子慢慢成形,最後的模樣,便是這場談天的結論。而現在人們上網閱讀吸收資訊的方式很「數位」,常常直接跳到結論,不只好的內容被浪費,也將喪失許多樂趣。

對於現今的閱讀狀況,梁浩軒抱持著相似的看法。他發現,當代的年輕人多半沒有「論述」的能力。探究其原因,梁浩軒認為閱讀一本書是個線性思考的過程,它會訓練讀者邏輯思考、耐心。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,這樣子的歷程消失了。當這些年輕人經過努力、握有權力發言後,能不能好好論述自己的想法?這是梁浩軒所擔心的事。

因此以閱讀為主軸的策展,同樣著重在整個過程與體驗。「民眾在這個展覽中,可以得到什麼樣的體驗?可以帶什麼東西回去?」像之前為華文朗讀節策劃,INCEPTION啟藝的團隊就想著,或許不一定要真的有人在現場朗讀。因此結合VJ、動畫,採現場投影的方式,閱讀這件事看似被放到整個規劃的後面,但觀眾卻能以不同感官獲取吸收這些好內容。

為讀者篩選好內容的編輯力,未來將不再侷限在出版業。杜祖業說,透過雜誌編輯的概念能夠策劃一間店,櫥窗展示的擺設更換便是每期封面的選擇邏輯。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,挑選內容的價值與眼光及如何以合適的方式被接收,將是決勝關鍵。比方為數眾多的文創園區、商店,消費者如何選擇?那便是何處能提供他「無可取代的體驗」。

相信經驗,但更應尊重專業

近年因政府政策推動,「設計」似乎變成一個流行詞彙。但在獲得大量關注之餘,實際上這個產業目前又是面臨到哪些挑戰?又或者跟過往相比已經有什麼樣的突破或改變?方序中分享了「美感教育計劃」:三個發起人在大學畢業後去到國外生活,他們原先以為外國人的美學是從學校培養,但後來發現似乎是來自生活環境影響。在從小到大接觸、耳濡目染之下,「美感」似乎就根深柢固的流在他們的血液裡。因此回到台灣後,結合台灣人的學習歷程,將編輯力、設計融入國小課本當中,增加孩童接觸美學的機會,便成了美感教育計劃的目標。當然其中不乏遇到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修正、各出版社的課本也要調整等困難。「設計不只是好看或美,還會觸碰到很多思考問題。」實際上美感教育計劃並非要挑戰現有的體制,而是作為一種對社會的提醒。

「我們正在文化養成的路上。」梁浩軒說,過往台灣經濟發展的脈絡,是從資本密集、知識密集,來到文化密集的時代。而現今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,存在著發展階段的落差:前者處於「文化密集」的階段,後者則屬「資本密集」。但對於這樣的差距,梁浩軒抱持著樂觀的態度,認為在知識與創意持續累積、碰撞之下,將在這一代或下一代開始將有所改變。

對日本設計產業有所觀察的杜祖業提到,日本這樣一個財團國家,看似更加官僚、老派,為何發展的比台灣還要好?他認為,差別在資源投入與否。日本的主政者多半是集團的第二、三代,已經離創業階段有些距離。當同樣圈子的友人在交流時,彼此「較勁」的著眼點與剛創業時不同,為了顯現自身的能力,多半都願意投資資源。反觀台灣的決策者尚且在創業階段,難以將資源投入在沒有立即功效的地方。

講座的最後,張鐵志提到,或許我們現在正處在文化養成的路上,世代之間的問題還有待解決。雖然艱困但仍令人感到興奮,畢竟好的內容依舊值得期待。但不論如何,在這個「打群架的時代」,跨界合作、突破困境,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。

Q:請四位給年輕人一句話。

杜祖業:「培養從點到線到面的能力。」

梁浩軒:「為你的熱情下功夫。」

方序中:「設計不是目的,而是一種方式。因此應該從生活、熱情、喜好去探索。」

張鐵志:「要願意去冒險,雖然可能會跌倒但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花朵。」

Q:推薦閱讀的一本書?

杜祖業:《謝謝你遲到了》 梁浩軒:《為何一流的人不會有壓力:名醫發現的年收千萬法則》 方序中:《給未來的創新經營者:從蔦屋書店到佐藤可士和的六堂設計管理課》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