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聯合好評|梁浩軒/全境沉浸體驗中


AUDIO ARCHITECTURE:聲音的建築展 in 台北。圖/梁浩軒提供


一則新聞片段吸引我的注意。市議員質詢官員:「人往生後靈魂多久離開身體?」官員回答:「我沒有往生過,我不知道!」雙方你來我往,媒體找來宗教團體,談論人往生前最後離開身體的是聽覺,大約有八小時時間,才漸漸消失。


如屬實,聲音或許是人到終點,最後對環境的關聯。其實,生命的開始也是。胎兒在媽媽的肚子已開始認識聲音,初生嬰孩也用耳認識周遭環境:家人聲音、音樂旋律、車水馬龍、人來人往的頻率……就這層面,聲音也是伴隨我們最長久的感官。


有個傳播學經典故事:30 年代,美國的廣播電台在氣象新聞中,插播緊急新聞:「一個巨大燃燒物體,降落在新澤西州格羅弗斯米爾鎮附近農場,距離州首府只有 22 公里。」背景夾雜各種環境音,警笛聲、爆炸、目擊者採訪……播放員繼續轉播:「火星人正向民眾噴射大片火焰,」接著傳來火星人怪異的呼喊,慘烈的員警叫聲,突然!糧倉爆炸聲傳開,麥克風嘎然無聲。播放員停止播報,恐懼隨沈默延燒,接著又是一連串緊急插播,播放員最後才說出真相 ——「以上播報是根據 Herbert George Wells『世界大戰』改編而成的廣播劇『火星人入侵記』。」

AUDIO ARCHITECTURE:聲音的建築展 in 台北。圖/梁浩軒提供

但為時已晚。許多民眾信了這則假新聞,跑到街上叫嚷,散播世界末日訊息;有人上禮拜堂祈禱,有些人開車飛奔……根據統計,當時約有 120 萬人相信此新聞事件。如今回頭,「火星人入侵記」是極成功的宣傳案例,也成為傳播研究教材。


在傳統媒體年代,聲音不只裝填資訊,也承載情緒,進一步主掌趨勢。無論是流行文化或音樂,傳播者透過有限管道、在有限載體散布,聽者大眾便透過重複的音樂旋律、曲調、聲響……讓大腦有了情緒、隨之起伏。


這一切在 Airpod 誕生後,又演化到另一層次:由被動成為主動,尋找、創作自己獨有的音樂,再透過社群分享,隨時、隨地,便複製傳送到全世界。我們所熟悉的聲音載體,從收音機到 Walkman、再到 Airpod,聲音內容隨傳散形式不斷演化——當時的廣播也化為 Podcast 再次蓬勃。或許這證明「載體影響軟體,軟體形塑媒體,媒體趨動群體」,科技創新絕對足以影響也改變媒體與社會,我們在通勤途中、任何時刻戴上耳機,捕捉自己要的聲音、隨心所欲選擇自己人生主題曲,也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增長見聞;從單向到多向、有線到無限——實際上進入另一種全境體驗的狀態。


年末,我正如火如荼籌備大展「AUDIO ARCHITECTURE:聲音的建築展 in 台北」。其中一位藝術家大西景太提出「雞尾酒會效應 Cocktail party effect」,指的是人擁有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音源,自動過濾其他聲音的能力。在喧鬧雞尾酒會,每人注意的聲響不同,大腦自動抓取有興趣的聲音讀取。進一步,我們聽見任何聲響,也不只用耳,而是運用身體其他感官擷取聲音傳遞的訊息——造成如「聯覺」般效果。


Immersive 講的是全感官體驗,透過科技演化,我們有幸從精神體驗,進一步滿足知識體驗、消費體驗、娛樂體驗。科技帶領我們越過載體高牆,貫穿每一個世代,而當今,全境沉浸體驗中。無論在路上、任何空間,都在發生。


文末致此,腦中浮現小學時,一群男同學鬼鬼祟祟窩在公共電話旁,播打 0204 電話,聽著電話那頭呢喃嬌羞的聲音。是人生第一次的沉浸式聲音體驗吧。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