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 talk about life ISSUE#07 啟藝 梁浩軒 Ocean X 吳羽傑 Jay
時序拉回2015年2月,由日本設計大師三宅一生領軍的 21_21 DESIGN SIGHT 團隊所企劃的「單位展」揭開序幕,為期三個多月的展覽吸引11萬設計迷前往朝聖。 經過一年緊鑼密鼓的籌備,今年7月,INCEPTION 啟藝文創正式將「單位展」引進台灣,邀請觀眾著眼於日常生活中的事物,以設計角度體驗「單位」帶來的驚喜。haveAnice 編輯部此次特別邀請到台灣「單位展」策展統籌 —— 啟藝文創執行長梁浩軒先生,與富錦樹集團社長吳羽傑先生進行對談,希望透過兩位的策展與品牌經驗,帶領讀者細觀日本文化與策展的生活美學 。
「單位展」從7月1日開展至今,引起熱烈的迴響與好評,請與我們分享當初引進「單位展」的契機?也聊聊兩位在策展、看展時印象深刻的部分?
啟藝文創執行長梁浩軒(以下簡稱Ocean):啟藝文創策劃過許多大型展覽後,我一直在思考台灣缺乏的是什麼?下一個階段觀眾會需要什麼?一年多前看到單位展,我就跟 Jay 以及幾個朋友討論,適不適合在台灣做?當時大家的反饋是:這個會中!因為我們知道,下一個世代的人在追求更美好的事情。他們會選擇去富錦街喝咖啡,去北美館、當代藝術館看展覽;那當他們來到文創園區的時候,我可以提供他們什麼?我認為單位展符合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所追求的,對於美的最大價值。
富錦樹社長吳羽傑(以下簡稱 Jay): 那時候覺得會中,是一種直覺。我們一直把眼光放得比較遠,所以做的事情會比較困難。這跟一個政府是否有遠見與格局,讓這個國家的人把藝術、文化、創意、美學融入到生活中,有很大的關係。富錦樹在做的事情,因為質感比較好,在這個市場反而是比較不容易的。
Ocean:策展過程中印象深刻的是,日本人做事非常謹慎。一開始日方根本不知道我們是誰,必須經過重重的審核,才終於確認合作意願。多次拜訪 21_21 DESIGN SIGHT,讓彼此逐漸建立起信賴關係,也讓對方看到啟藝的熱忱和理念,以及他們認為應該幫助下一代,甚至下下一代。在這一年的跨國合作中,我們一直在確認彼此的價值觀,直到他們認同後,運作就順利了。到了開幕那天,日本策展團隊來到現場,對台灣團隊的表現和展覽品質感到驚豔。
Jay:我已經看了好幾次展覽,甚至在佈展的時候就去了。我覺得日本人很厲害的是概念性及整合力,將「單位」這件事情,透過不同角度的整合,讓觀眾有所連結與啟發。無論是讓觀眾實際測量精準的五秒,或是用手比蘋果有多大,這些互動模式都讓我印象深刻。再來是整合力,把所有東西抽絲剝繭後,清楚地排列出來,例如一桶清酒是幾大壺、幾小杯,簡單易懂,又很有趣味。我帶我七歲的小孩去看了兩次,透過這個展覽,讓他了解單位和數字代表的意義,寓教於樂,我覺得非常好。
無論是啟藝文創的「單位展」,或是富錦樹引進的 BEAMS 等眾多日本品牌,兩位的工作內容皆與日本文化緊密相關,能否聊聊如何將這樣的元素帶入策展/開店中,並轉化為台灣人也能感同身受的概念?
Jay:每個城市都一定會經過戰亂、貧窮,然後經濟起飛、穩定發展、趨緩。日本整體早了我們40年,相對的,台灣或許是早了中國大陸30年,但這個距離是被快速拉近的。我們穿梭在這麼多城市的過程中,只要發現好的東西,就會想介紹給另個國家的人,這是文化上,也是情感跟教育上的連結。不過必須考量到所謂市場性和市場成熟度的問題,不能夠過於理想化,這是我現在有所調整的地方。
Ocean:台灣人對於日本文化本身就有一定的熟悉度,所以當啟藝把日本展覽帶進來的時候,不太需要解釋,我們想做的反而是加入台灣元素,長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樣貌。例如這次的單位展我們就在思考,台灣有什麼單位是日本沒有的?我就想到八字,因為八字中的幾兩可以是實際重量,也可以有另一層涵義,是非常有趣的文化。日本團隊非常喜歡我們的創意,他們也認為,雖然單位展是由日本移展過來,但希望藉由台灣的物件,讓台灣觀眾意識到生活周遭的單位,進而換個角度看待生活裡的事物。
對兩位而言,「策展」是什麼?生活為什麼需要策展?
Jay:富錦樹代理很多品牌,某種程度上,我們也像是幫這些品牌在台灣策展,幫助更多藝術家或品牌被看見。剛剛提到日本的整合力很好,我們在開店時,其實就經常在思考如何整合台灣的文化內涵和內容,像是我們的台菜香檳與新開的冰店,其實就是立基於類似策展的概念之上,以台灣飲食文化為核心,再進一步加入可能是日本或者其他世界正在流行的元素,創造屬於我們的新風格出來。
Ocean:我做策展的工作比較像是用新的歷史觀、新的整理方式呈現給觀眾,讓觀眾有新的刺激與思想。展覽跟電影、演唱會、舞台劇,任何 LIVE 的東西都是一樣的,當你看到以前沒有看過的東西,會覺得生活裡有刺激、有想像力,這個觸發點是我們希望提供給觀眾的。單位展在做的就是設立一個起點,在這個市場種下一顆種子,也許下一個策展單位會做出更多不一樣的內容,讓整個產業就往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兩位在日常生活美學方面有什麼樣的偏好或堅持?例如:穿衣風格、居家佈置、休閒飲食等。
Ocean:我是處女座,食衣住行都很講究。例如家裡用的水杯、燈具、家具、音樂⋯⋯。如果你對任何事情都很講究,客戶才會相信我對展覽講究。IDÉE 選品創辦人黑崎輝男曾經提到,只要去看一個人家裡的牙刷用什麼,就會知道這個人能不能做事情,因為對細節講究的人,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。
Jay:我是 A型天蠍座,沒有太麻煩,但在很多細節上其實滿囉唆的,這些細節又回到我的生活,我常講我們在做的是一門「回不去的體驗」的生意,因為只要用心生活,你的眼睛、五感會告訴你舒不舒服、好不好?
Ocean:例如單位展裡有個「話語的重量」,我們照著尺寸全部做好之後,日本的策展團隊來看,因為跟他們想像的有一點點不一樣,所以全部拆掉再裝一次。
Jay:對於那一點點的堅持是到哪裡,是整個拆掉重做?還是算了差不多? 這種些微差距的累積,就會造成很巨大的差異。所以我也不斷地在反覆思索,到底是我們做得太好?還是不夠好?到底是市場太成熟?還是不夠成熟?這是值得深思的。
Ocean:我現在都跟同事說,如果單位展是我們以前策展的最高標準,那從這一刻開始,它就是最基礎的標準。厲害的人會一直超越自己,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,朝著明確的目標一直前進,不會滿足於現況。
最後,請兩位推薦展覽迷此生必去的地方,以及一樣珍愛的物件!
Ocean:我覺得六本木不錯,有 21_21 DESIGN SIGHT、森美術館、三得利美術館、日本國立新美術館。前陣子去看三宅一生的展,看到年輕師傅在展場一直製作一件三宅一生的衣服,讓我有很大的感動,也感受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。這代表他們的教育、文化,所有的制度非常齊全,才可以放手交給一位年輕人來做。
Jay:我比較少到真正的展場去看展覽,比較常去的是代官山的蔦屋書店,或是二子玉川的蔦屋家電。書店裡有源源不絕的小型策展,往往都跟書的企劃結合,例如它曾經策過一個台灣展,也曾有過英國品牌的腳踏車展,經常跟文化、生活有強烈的連結。
Ocean:物件方面,我覺得喝水的水杯很重要,我有一種日本製的水杯,叫做硝子,用它的水杯喝水,喝的時候水就會有生命。
Jay:我喜歡 BMW 的車,開了它近20年。它的跑格、調性跟我的個性很接近,我希望我的思考跟行動力是能被連結的,這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