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Exhibition |臺北

【 唱 我們的歌:流行音樂故事展 】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

MUSIC, ISLAND, STORIES:POP MUSIC IN TAIWAN

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:李明道( Akibo )、馬世芳、五月天瑪莎,在 1000 多天來,聯繫超過 269 家唱片公司與音樂人;簽下數百份授權、借展、視聽合約;南北往返與借展人商借珍貴展品;更經歷了不停討論與取捨,最後選擇 111 首歌對比臺灣流行音樂歷史與事件中,最具經典與共鳴的歌曲。

展覽打破了時間軸說歷史,以「 時代場景 」和「 故事主題 」相呼應,透過流行歌曲在民生生活的「 共同記憶 」為主軸串連起跨越時代的流行音樂作品。

展覽規劃的 12 個展區共計 1326 件展品,分別座落在 6 樓至 4 樓三個樓層,依序由上而下展開流行音樂故事的旅程:

6 樓共 7 個展區,真實還原每人接觸音樂的開始,由台語流行歌曲發源地「 台北圓環 」啟航;隨年齡漸長,來到「 台北戲院 」看免錢電影;坐上「 火車火車 」離鄉背井打拼新人生。背起吉他「 唱自己的歌 」,我們開始關心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,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「 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」,藉由唱歌抒發自己的熱血。

5 樓透過 3 個展區,傳達「 流行音樂的影響力,是一則永遠說不完的故事 」。流行音樂以愛情主題為大宗,來到「 音樂愛情故事 」欣賞跨時代的聲光秀;在「 唱片的出生 」體驗一張專輯的每一個環節,都需要最有才華的專業工作者,讓它們廣為傳唱,讓歌者發光。接著在「音樂的魅力」,一覽 1930 - 2020 年間華語流行音樂以多元形式展演屬於各世代獨有的音樂樣貌。

最後來到 4 樓展區,「 音樂現場 」紀錄那些未必乖馴的音樂,卻在 LIVE HOUSE、貢寮海祭、墾丁春吶、大港開唱舞台上,找到紮根、開花的土壤。作為 Ending 展區「生命的現場-演唱會與 Back Stage」與必應團隊合作展現沈浸體驗,重現經典演唱現場,帶領觀眾重返感動當下。

本次的展覽是第一個使用自動化及主動式推播語音導覽設備的展覽,當民眾戴上耳機,隨展區動線移動,耳機即透過紅外線自動感應主動推播音樂,每個展區透過配合主題播放屬於其故事背景的多首流行歌曲混曲。

展覽也將 RFID 技術帶入展覽置入門票手環中,每位觀展者不僅可在展場中以手環晶片感應機臺獲得展品資訊,觀展後更可登入北流官網,輸入手環晶片密碼,將有包含張雨生的紅色吉他、臺灣嘻哈先鋒宋岳庭「 Life’s a Struggle 」 手稿、五月天混音器、搖滾天王伍佰第一把 Les Paul 電吉他等 20 件珍貴展品,利用 RFID 紀錄典藏查詢自己於展場中搜集的數位典藏展品資料。

這次常設展邀請製作人王希文擔任音樂總監,搭配盧建彰導演的文案,為展覽混音串接 111 首歌曲及 12 段語音導覽;更邀請 14 位重量級音樂人為每個展區引言導覽:音樂教父李宗盛、臺語流行歌曲前輩文夏與文香、陶晶瑩、劉若英,金曲獎最佳貢獻獎羅大佑、民歌之母陶曉清、陳綺貞、張艾嘉、五月天阿信、王力宏,搖滾天王伍佰……英語導覽則由新生代歌手 9m88 與 ØZI 擔綱,在重量級音樂人帶領下,更深刻感受每一展區與臺灣流行音樂背後故事。

展覽另一大沈浸體驗區「 生命的現場-演唱會與 Backstage 」,則與必應團隊合作,本展區重現:五月天、Tizzy Bac、兄弟本色與田馥甄等四組藝人的演唱會現場,結合新科技,以九宮矩陣大型五面投影畫面搭配舞台燈光設計、雷射等,展現沈浸體驗。

離開演唱會舞台區,來到後台,觀展者則可以透過 AR,觀看有著演唱會後台最常見的 Truss 舞台工程結構。牆面將掛著知名演唱會舞台設計圖,觀眾可在等候表演入場前,利用手機 AR 掃描,一窺舞台製作奧妙,包含蕭敬騰、伍佰 & China Blue、林宥嘉、陳綺貞與盧廣仲,五組藝人的演唱會舞台設計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一首歌、一個物件、一個印記。

【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, ISLAND, STORIES : POP MUSIC IN TAIWAN 】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 9 月 18 日與您相見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指導單位|文化部

主辦單位|臺北市政府文化局、臺北流行音樂中心

策展單位|INCEPTION 啟藝

策展人|梁浩軒

共同策展人|李明道、馬世芳、五月天瑪莎

策展團隊|曾詩婷、王思雅、林君澤、戴家佑、黃意淳、簡青玲、尹方平、朱庭誼、林宛賢、葉思嘉、朱品堯、林蔚軒、劉曉綺、黃華男

語音導覽 / 引言人

序章 / 記憶的和弦|李宗盛

臺北圓環|文夏、文香

時代電器行|陶晶瑩

臺北戲院|劉若英

火車火車|羅大佑

唱 自己的歌|陶曉清

年輕人的精神世界|陳綺貞

音樂愛情故事|張艾嘉

唱片的出生|五月天 阿信

音樂的魅力|王力宏

音樂現場|伍佰

英文語音導覽引言人|9m88、ØZI

語音導覽文案|盧建彰

語音導覽音樂總監|王希文

聲響設計|王希文、朱彩蓁

音樂剪輯|王希文、朱彩蓁

混音/後期輸出|林尚伯、杰林藝術製作

展覽主視覺設計|IF OFFICE

動畫製作|拾荒文化影像有限公司

動畫製作統籌|邱煥升

動畫專案管理|張聖壯

臺北圓環

V1 動畫設計|張斯潔

V2 動畫設計|張釋文

3D 光雕動畫|Vicent Huang、邱煥升

肖像繪製|李俊陽

投影 mapping 工程|邱煥升、張聖壯、許慈晏

時代電器行

動畫設計|徐瑜婷

臺北戲院

剪接|邱煥升、許慈晏、張聖壯

火車火車

動畫設計|張釋文

年輕人的精神世界

V1 動畫設計|陳穎潔

V2 插畫設計|林昕

V3 動畫設計|陳紫蘋、張斯潔

投影 mapping 工程|邱煥升、張聖壯、許慈晏

音樂愛情故事

V1 版動畫設計|曾培語

V2 版動畫設計|張斯潔、陳紫蘋、戴婉婷、火柴人、李祥麟

字體書寫人|寫字練習

音樂現場

剪接|邱煥升、許慈晏、張聖壯

唱片的出生 訪談人

製作人|小蟲、王治平、陳建騏

唱片企劃|葛大為、張培仁、陳勇志

錄音師|鍾國泰、林正忠

唱片的出生 訪談影片|純粹影像製作有限公司

攝影、剪接 邱晧

攝影組 簡志宇、左昕樺

時代電器行 / 臺北戲院 / 火車火車

美術設定|郭志達美術工作室

美術指導|郭志達

專案統籌|王鈺婷

專案助理|劉倢妤

概念設計|楊晴亞

技術製圖師|王韻齊

製圖助理|許智翔

製圖助理|林思平

特殊道具製作|拼拼藝術工作室

道具組長|張以昕( 阿光 )

特殊道具|謝政霖

特殊道具|張惟聖

常設展紀錄片

導演|沈可尚

企劃|傅榆

製片|洪廷儀

執行製片|林澤豫

製片助理|陳詠雙

攝影|盧元奇、林郁盛

攝影助理|丁冠濠、詹子徹

錄音|猴子電男孩影藝有限公司

燈光|和寬攝影器材有限公司

剪接|傅榆

剪接助理|傅筑

字卡設計|林郁盛

字幕翻譯|Lîm Ka-gî

後期製片|林澤豫

聲音後期製作|偉博錄音室

混音|沈冠倫

影像後期製作|時間軸影像製作有限公司

調光|洪文凱

演唱會展區

製作團隊|必應創造有限公司、音色製作股份有限公司、三點水娛樂製作公司

製作人|馮建彰

製作統籌|林珮琪

演唱會展區 AR 製作

剪輯與動畫設計|王芳俊

演場會展區紀錄片

導演|8ID STUDIO

專案經理|劉任修

攝影師|魏奕旻、張天城、吳東峻

後期|吳東峻

展場平面攝影|汪德範

諮詢委員|Hush、王希文、白紀齡、李建復、李明璁、李奇明( 阿強 )、吳永吉、吳武璋、侯季然、徐睿楷、陶曉清、商台玉、陳端端、陳宏宇、陳德政、陳彥豪( 舌哥 )、陳瑞凱、葛大為、張鐵志、葉雲平、詹仁雄、劉國煒、藍祖蔚、顏廷憲、嚴敏

特別感謝|Andy baker、丁度嵐、方序中、朱劍輝、杜達雄、何燕玲、周佑洋、吳奇龍、段鍾沂、徐登芳、許鶴錦、郭志達、郭遠洲、陳鎮川、黃子佼、趙家駒、劉耕名、龍男·以撒克·凡亞思、蕭青陽、儲榢逸、聶永真、龔爰

【 唱 我們的歌:流行音樂故事展 】展覽資訊

▩ 展覽日期:2021/9/18 (六)-2026,為期5年

▩ 展覽地點:台北流行音樂中心-文化館(台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)

csm_2022_bc_rd_eb056d6fa4.pn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1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2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3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22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18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19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5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6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7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8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09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10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11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41+拷貝.tif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013.jpg
北流文化館常設展-29.jpg
bottom of page